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7567 前往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查询
资讯

咨询电话:

13610701611

08:00-20:00

全部商品分类
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首页 > 行业资讯 > 刚刚,福建召开这场发布会!多位中医专家联合建议……全是干货!

刚刚,福建召开这场发布会!多位中医专家联合建议……全是干货!

2025-03-05 00:00    来源:福建卫生报  点击量:80  评论(0人参与)
 

3月4日,

福建省卫健委召开

“时令节气与健康福建”系列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紧扣时令节气

和福建地域特点,

邀请中医药领域的专家

介绍中医药防病治病、

预防保健的科学知识。


FZ100214439358_A2734497.jpg




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一处处长钱新春介绍了时令节气与健康养生的重要性‌,以及八闽地区时令节气特点与健康建议‌。他表示,二十四节气在南方更多体现为文化象征,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相对较小。我们应根据福建地域特点,紧扣时令节气,聚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防治理念,让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


发布会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阳杰,脾胃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柯晓,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吴明霞,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春娥就这个时节容易出现的肠胃问题、呼吸道疾病、膝关节问题等,提供了详细的中医养护建议。


发布会由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宁永鑫主持。




四种药膳
特别适合惊蛰


惊蛰饮食上宜清淡,多食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合理的药膳养生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的疾病。周阳杰书记推荐了四种药膳:


01


生梨贝母汤


材料:生梨1只,川贝母3克,陈皮3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做法:将梨洗净去皮、核,切成小块;川贝母、陈皮洗净,陈皮切丝。将处理好的食材一起放入碗内或炖盅内,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和水,上笼蒸1小时后取出,拣去贝母和陈皮即可。


功效:梨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利咽生津的功效。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陈皮除痰化湿、降气止咳。此汤适用于春天“上火”导致的口干舌燥、咽痒咽痛等症状的人群。



02


生姜萝卜粥


材料: 生姜15克、白萝卜100克、粳米50克。


做法:生姜洗净切成细丝。白萝卜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浸泡好的粳米,再次煮开后转小火慢煮。


待粳米煮至稍微软烂,放入切好的生姜丝和白萝卜块,继续小火熬煮。持续煮约20 - 30分钟,至大米开花、萝卜软烂,粥体浓稠。


功效: 温中解表散寒、止咳化痰、健脾和胃。能够有效缓解风寒感冒、食积不化等症状。


03


芪杞炖乳鸽


材料: 乳鸽一只、黄芪20克、枸杞10克、生姜3片。


做法:将乳鸽、黄芪、枸杞、姜片洗净后放入炖盅,加入料酒和适量清水(没过乳鸽)。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5-2小时,至乳鸽肉烂熟。


功效:益气补虚、滋补肝肾、养血安神。


04


芹菜粥


材料: 粳米100克、芹菜50克。


做法:将芹菜洗净,切成小段。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浸泡好的粳米,开火煮沸。转小火,慢慢煮30分钟,期间可适量加水,保持粥的稠度。在粥快煮好的时候,加入切好的芹菜,继续煮5-10分钟,直到芹菜变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一受寒就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这样调


惊蛰时节需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柯晓分享了一些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预防和调养的方法。


首先,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宜食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等健脾之品;炒薏米、陈皮、生姜等化湿食材。推荐药膳如山药茯苓粥(山药30g、茯苓15g、粳米50g煮粥);白术猪肚汤(白术15克,猪肚1个,生姜3片)、生姜红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红糖适量)等。同时,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其次,要注重防寒保暖,加强锻炼。注意腹部保暖,晨练宜待日出后,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干燥,避免潮湿之气侵犯人体。此外,可选择适合春季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吹风着凉。


最后,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志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因此,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寒从脚起,病从湿生
传统疗法防治膝关节疾病


福建气候湿润,加之惊蛰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昼夜温差增大,且在惊蛰前后经常发生“倒春寒”,给膝关节疾病带来了不少的隐患。


吴明霞提醒,“春捂秋冻”,春天不要忽视膝关节的保暖,可以适当佩戴护膝。应控制体重,少走楼梯,不爬山,避免给膝关节带来过大的负担。


膝关节有问题,可以通过针刺膝关节周围的穴位,如内外膝眼、足三里等穴配合温针灸,起到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作用,从而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艾灸也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改善因寒冷潮湿引起的膝关节不适有良好效果。特别是针对那些体质偏寒的人群,艾灸可以有效地帮助身体排出寒湿之气,提高机体抵抗力。


还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泡脚,如桂枝、红花、川芎等,帮助驱除体内的寒湿之气,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膝关节的疼痛感的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缓解一天的疲劳,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


春雷响 万物生
警惕呼吸道疾病


民间有谚语:“春雷响,万物长”,这个万物也包括呼吸道的病原体。春季感冒、咳嗽、过敏等呼吸道问题常见。




对此,王春娥提醒,防治呼吸道问题要加强饮食调理。以润肺清燥为主。多食甘润食物,如蔬菜:白萝卜(清热化痰)、荸荠(生津润肺)、百合(润肺止咳)。水果:梨(炖煮更佳)、枇杷、蜂蜜水(缓解咽干)。少食辛燥发物,避免辣椒、油炸食品、羊肉等,减少体内燥热,防止诱发咽痛、咳喘。


注重起居调护。既防风保暖又要通风。特别要护住关键部位如颈部(围薄巾)、背部(穿背心)、脚踝(避免露脚腕),防止风邪入侵。室内勤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2 - 3次,每次至少20分钟,让新鲜空气赶走室内的病毒。但要避免对流风直吹。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常清洁随身物品如眼镜、手机。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佩戴医用口罩。适度运动养生,保证充足睡眠。


此外,过敏人群要特别防护:对花粉、柳絮过敏者可外出戴N95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外衣。定期清洁床褥、窗帘,减少尘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版权所有:健康养生产业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备案中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0060号-3